Linux的内存管理是指对系统内存资源进行分配、释放、映射、管理、交换和压缩等一系列操作的管理机制。在Linux中,内存被划分为多个区域,每个区域有不同的作用,包括内核空间、用户空间、缓存和交换分区等。Linux的内存管理旨在最大限度地利用可用内存,同时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。
下面将详细讲解Linux的内存管理。
1. 虚拟地址空间 Linux采用虚拟内存管理技术,为每个进程提供独立的4GB虚拟地址空间,使得每个进程都有互不干扰的地址空间。进程在初始化和操作时使用的都是基于虚拟地址,只有在需要实际访问内存资源时,才会建立虚拟地址和物理地址的映射,将物理内存页调入内存。
2. 物理地址 Linux将物理内存分为三个管理区域:
3. 用户空间 用户进程只能访问用户空间的虚拟地址,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独立的用户空间。用户空间的虚拟地址范围从0x00000000到0xBFFFFFFF,总容量为3GB。用户进程通常只能访问用户空间的虚拟地址,只有在执行内陷操作或系统调用时才能访问内核空间。
4. 进程与内存 进程占用的用户空间根据访问属性的一致性原则,划分为五个不同的内存区域:
Sources:
Learn more:
本文作者:yowayimono
本文链接:
版权声明: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BY-NC-SA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出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