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辑
2023-11-25
后端
00
请注意,本文编写于 532 天前,最后修改于 532 天前,其中某些信息可能已经过时。

P2P的NAT打洞是一种用于解决P2P连接中NAT(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,网络地址转换)限制的技术。当两个设备之间存在NAT时,它们可能无法直接建立P2P连接,因为NAT会将设备的私有IP地址转换为公共IP地址,从而隐藏了设备的真实地址。为了绕过NAT并建立P2P连接,需要使用一种称为NAT打洞的技术。

NAT打洞技术允许设备在NAT之后建立直接的P2P连接,而无需通过中间服务器进行转发。它通过在NAT设备上创建映射规则或发送特定的网络数据包来实现。以下是NAT打洞的一般步骤:

  1. 发现公共IP地址:设备需要确定自己的公共IP地址,以便其他设备能够直接访问它。
  2. 穿越NAT:设备通过发送特定的网络数据包或在NAT设备上创建映射规则,使外部设备能够通过NAT访问到它。
  3. 建立P2P连接:一旦设备成功穿越NAT,它们可以直接建立P2P连接,进行数据传输。

NAT打洞技术的具体实现方式有多种,包括UDP打洞、TCP打洞、STUN(Session Traversal Utilities for NAT,用于NAT的会话遍历实用工具)等。这些技术利用了NAT设备的一些特性和漏洞,以实现P2P连接的建立。


Learn more:

  1. P2P技术详解(三):P2P中的NAT穿越(打洞)方案详解(进阶分析篇) - 知乎
  2. P2P 打洞原理
  3. P2P技术详解(三):P2P中的NAT穿越(打洞)方案详解(进阶分析篇)-腾讯云开发者社区-腾讯云

本文作者:yowayimono

本文链接:

版权声明: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BY-NC-SA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出处!